乾隆三十二年二月,乾隆帝任命富察·明瑞为云贵总督兼兵部尚书,派遣他率军南征缅甸。值得注意的是,前任云贵总督因为征缅失败而或自尽,或被乾隆赐死配资专业股票,明瑞的任务可谓异常艰巨。然而,作为孝贤皇后的侄子,领班军机大臣傅恒的侄儿,富察氏家族的显赫子弟,明瑞在朝廷的支持下,地位显贵,任命他为征缅将领自然是顺理成章。
明瑞在征缅过程中初期颇有建树,凭借其卓越的军事能力,成功地取得了几场战役的胜利,封为一等诚嘉毅勇公。然而,在乾隆三十三年,局势急转直下,清军被困在老官屯数月,弹药粮草枯竭,明瑞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,向云南巡抚鄂宁求援,但鄂宁却拒绝了他。最终,明瑞只能决定带领孤军突围,面对数倍于己的敌军,他英勇战斗,直至力尽身亡。
明瑞的死讯传来,乾隆帝震惊不已。为悼念这位忠勇的将领,乾隆下令修建祠堂,并亲自祭奠明瑞,赠予他“果烈”的谥号。明瑞以战功立下赫赫业绩,虽死于沙场,却为后代赢得了世袭罔替的爵位,他的子孙因此享受了荣华富贵,家族的地位在清朝历史上屹立不倒。
展开剩余83%不仅如此,明瑞的曾孙景寿后来成了大清权臣之一,成为恭亲王奕?的姐夫。景寿的长子志端更是娶了恭亲王奕?的嫡长女固伦荣寿公主,两家联姻进一步巩固了明瑞家族的权力与地位。经过几代的传承,明瑞这一支家族在咸丰和光绪年间反超了傅恒一脉,成为沙济富察氏族中最为显赫的家族。
乾隆朝不乏通过战功崛起的家族,海兰察便是一个典型例子。海兰察虽然出身平凡,但凭借其非凡的战功,不仅成为紫光阁功臣,还被封为世袭罔替的一等超勇公。海兰察比明瑞幸运,最终虽病逝,却得到了与战死沙场将士相同的荣誉,入祀昭忠祠。
此外,乾隆朝还涌现了一位极为杰出的功臣——博尔济吉特·班第。虽然他的家族背景比不上明瑞的显赫,但他的子孙后代在大清的影响力并不逊色。班第的家族成就同样值得铭记,他的名字在大清历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班第原为蒙古镶黄旗的出身,祖上并非显赫的权贵,然而他凭借官学生身份入仕,逐渐崭露头角。在康熙五十六年入仕后,班第以钦天监五官正起步,随后不断升迁。康熙五十八年,班第被提升为正六品内阁侍读学士,雍正朝时,他更是得到了急需培养的人才位置,直接升为从二品的内阁学士。
雍正帝对班第的赏识并非偶然,班第虽然没有参与过九子夺嫡之争,却因其深厚的才华和忠诚得到了雍正帝的器重。雍正的亲信派系急需新力量,而班第凭借其才干,迅速在朝廷内崭露头角。乾隆初年,班第在军机处任职,迅速展现了自己在军事上的能力,并因此获得了显赫的职务和更广阔的权力。
乾隆三年,班第被任命为兵部侍郎,并很快在军事领域展现了自己非凡的才智。很快,他便被外放到湖广担任总督,带领部队平定叛乱。乾隆帝十分赞赏班第的功绩,认为他不仅能文治国,还能武安邦,授予他更多重要职务。
在其一生中,班第不仅有显赫的战功,还亲自参与了许多重大军事行动。在乾隆十三年的大小金川战役中,班第肩负重任,负责军饷,并协助清军攻占敌军阵地。乾隆十六年,班第因镇守准噶尔地区,再次立下赫赫战功,并因此被授予都统职衔。在班第的指挥下,清军屡次取得胜利,使得他成为西北防线的关键人物。
班第最终的死亡是以自杀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。在乾隆二十年时,因内乱暴发,班第为不让叛军夺权,在乌兰库图勒以自刎的方式英勇殉国。乾隆帝得知后,深感痛惜,亲自命名班第的谥号“义烈”,并为他举行了隆重的祭奠。
班第的死后,他的家族依然保持着显赫的地位。其子巴碌继承父位并继续为大清立下战功。班第家族通过不断的战功和政治联姻,成为大清八旗中最为尊贵的世家之一。班第的家族,不仅继承了巨大的荣光,还通过与清朝皇室的多次联姻,进一步巩固了自己在朝廷中的地位。
班第的孙子裕谦也没有辜负祖先的期望,继承了班第的风范,最终成为两江总督,威名远扬。裕谦的坚守与努力,也证明了班第家族的荣光是通过几代人的不懈奋斗与智慧所铸就的。
通过班第和明瑞的故事,我们不仅看到了一代又一代家族的崛起与沉浮,更看到了他们如何凭借忠诚与智谋,为家族和国家创造了辉煌的历史篇章。
发布于:天津市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靠谱的股票配资平台_十大正规配资平台_十大配资公司咨询观点